现在随着原生家庭话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童年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成年后的性格问题都是源于童年的影响。所以现在的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问题。

那么孩子出现哪些状态,家长就要注意调整了呢?下面小编举出五种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儿童五种心理问题

有社交障碍,害羞怕出丑。 

有的孩子去商场或者人多的地方会十分恐惧,到了陌生的环境也会不适应。面对陌生人时,采取拒绝交流的态度。

很多家长觉得是因为孩子太小,怯场也很正常。

实际上,在他们那个年龄段,心智未发展完全,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孩子是不应该有那么多害怕的事儿。

在这时候,家长要注意了,孩子可能现在已经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不敢尝试,比如去饭店不敢点餐,是因为害怕出错,害怕出丑,因为社交压力产生了社交障碍。

“让孩子别想那么多”的做法就是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多接触外界环境。并且在平时教育时少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判。

爱哭,敏感玻璃心。

 孩子对外界的看法太过于敏感,情绪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是一种非常容易出心理问题的状态。

这样的孩子一旦接受到外界对自己否认,就会开始强化自我否认机制,会表现出易怒和很容易生气和哭泣。

这样的孩子看似好强,实则脆弱。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击溃心理防线,导致崩溃。家长从小要训练孩子的自我主见,告诫孩子别人的看法意见不一定的对的。比如考试成绩下来了,语文没考好,但是作文写的不错,就可以教育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成绩,分数并不是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才华的唯一标准。

家长说什么都行。

孩子常被夸赞为“听话懂事”,就一定是好事吗?也不尽然。

前段时间的清华学子弑母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无论孩子调皮还是听话,一定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如果孩子对你说的话百依百顺,好像没有自己的性格脾气,那不是因为你和孩子有默契,是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讨好”你。这种亲子关系细思极恐。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一直压抑克制,是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家长注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千万不要逼太紧。

嫉妒其他小朋友。

 嫉妒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学习对手的优点。

一旦堕入嫉妒的陷阱,那他的关注点就不会再是自己,不是强化自己的能力,,而是关注别人拥有什么而自己却没有。

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向强者学习的态度,而不是任由嫉妒心的发展。否则盖着非常容易自我否定,过度关注别人的位置,而回避掉自我进步的空间。

无法学会独立,太过于依赖父母。

 自卑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因为儿童需要依赖家长才能长大,一旦人作为弱势群体,通过依附他人生存就内心萌生自卑感。孩子产生自卑感是正常的,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摆脱这种自卑感,也就是增加孩子独立的空间。

比如在做手工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作品,发挥创造力,而不是家长陪着一起做。比如在逛公园时,可以让孩子自己骑着滑板车在前面跑,家长在后面跟着。或者家长偶尔示弱,展现出“妈妈不会”的一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健康的自信,更能够总有独当一面的责任感和勇气。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心理健康?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者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一书中指出,有条件养育反应出来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就好像是某种经济交易。

只要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父母就会收回自己的爱。

无条件的养育方式则是,我们对孩子的爱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是谁。

孩子从小就会看家长的眼光做事。

孩子对家长行为的观察和反应要比我们想象得大。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你的一句抱怨、或者一个负面的情绪的宣泄,可能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影响甚至决定以后的行为方向。

所以正确的教育方法就是孩子犯错时要批评教育,但不要用太功利的态度对待孩子,不被社会规则所左右,发自内心的爱孩子,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