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教育孩子需要一种绵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与节奏,错误的教育方向与方式,孩子会把你撞飞。”
其实孩子身上的大多数问题,都来源于父母对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这个问题的认知不清。该严管的时候不舍得严管,惯出了孩子的一身臭毛病,该放手的时候做不到放手,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要做到“五不惯”“三不管”,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长,将来才能更优秀!
五不惯
01孩子没规矩不能惯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所谓自由就是让孩子在有规则的前提自由的活动。 立规矩要趁早,不要觉得孩子年纪小,就可以惯着,现在惯着,以后想管得时候就管不住了。 从小教会孩子了解社会规则,明确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开始会很难,但孩子成长后,会明白父母的苦心
02孩子不做家务不能惯着
不要觉得做家务这件事可有可无,一个从小就不做家务,不爱劳动的孩子,长大后想要他突然变得勤劳,这是不可能。 父母一味娇惯、包办代替,不但会降低孩子的幸福指数,还让“巨婴”和“妈宝”等不健康人格出现,影响孩子的人生。
让孩子把家务活儿,变成了就像呼吸空气般自然而然的习惯,那是家长送给孩子成长最好的财富。 如果担心孩子不会做家务,家长可以帮孩子把一项“复杂”的家务分成一个个简单的小步骤。比如让孩子负责擦桌子时,可以像下面那样分步骤,爸妈在每一个步骤中指导,孩子觉得简单,也不容易制造混乱。 擦桌子的步骤拆分:
1、先把桌面上的物品放整齐;2、在桶里搓毛巾,拧干;3、把手中的湿毛巾折叠整齐,手放在毛巾上,然后在桌面擦干净灰尘;4、提醒孩子不要碰倒桌面上的物品;5、毛巾脏了,再次在水桶里搓洗。
有父母说,这很简单,有必要教孩子吗?有必要的。因为大人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不仅知道毛巾要拧干,桌面上的东西要推到边上不能碰倒……但年幼的孩子一开始是不知道的,需要在父母的教导下慢慢积累生活的点滴经历。分步骤后,孩子感觉不复杂,他们也更容易有信心胜任,胜任家务活,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做家务的积极性。
好习惯要从小养成,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让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勤劳肯干的品质。这对孩子之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大有裨益!
03孩子对长辈不敬不能惯着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常常会出现一个家庭里几个老人围着孩子转的情况,有的孩子就被惯坏了,对着老人呼来喝去,没有丝毫敬意。 这点父母一定不能惯着,孩子出现对长辈没大没小或不尊重时,若父母没有适当纠正,长久下来,不仅会养成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在团体中也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所以,家长应让孩子知道:拥有一颗尊重的心是很重要的,有礼貌的孩子会让他人觉得愉快、舒服。
孩子没大没小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以下三种:
1、当自己的意见和他人相左时。孩子的本能就是以自己的立场为主,要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就会以命令的口气和对方说话,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
2、孩子想故意挑衅,让高高在上的大人们感受到侵犯,在顶撞反抗的背后传达的不只是“己之所欲”,而是有强烈的不满与不顺从。
3、心直口快,不清楚什么是不礼貌的表达方式,也不知道对方听了心里可能不舒服或受伤。
当孩子出现没大没小时,作为家长可以这样教导:
1、告诉孩子正确表达方式。
2、先隔离冷静一下。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
4、耐心引导及学习。
04孩子自私自利不能惯着
父母疼爱孩子,往往对孩子舍得花钱,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吃饭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菜父母就想全留给孩子,自己一口也不舍得吃。 父母这样以孩子为中心,其实很容易养出孩子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什么好东西都想自己独享,认为父母甚至他人理所当然的得让着自己。久而久之,父母丢失了自己,而则孩子认为父母长那里得到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如果孩子自私自利,家长可以这样引导:
1、不要随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让孩子对物质缺乏认识
。2、克制孩子的占有欲,让孩子知道东西来之不易。
3、东西是可以借用的。告诉孩子东西用过了是会还的,让孩子有分享的概念。
4、吃东西要合理分配。很多家长都习惯于将好吃的东西专门留给孩子吃,其实,这样做往往是害了孩子。
5、多和小朋友接触。通过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让孩子变得不再自私。
6、担任一些角色。如果小孩子平时比较自私,家长可以跟老师沟通,让孩子担任一些小角色,为大家服务。
7、加强正面引导教育。通过讲故事,读书等方式,让孩子充分了解到自私的坏处,从而改掉自私的坏毛病。 父母不但要给孩子爱,也要教孩子学会付出爱,更要让孩子懂得感恩。 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觉得拥有眼前的一切既快乐又幸福。
05孩子哭闹耍赖不能惯着 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有原则,不能总是对孩子妥协,哪怕孩子哭闹耍赖,父母妥协的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判断:只要坚持哭下去,总能得到我想要的。 父母毫无原则地满足孩子,让他一耍赖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这是在帮助他建立一个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秩序。
父母要学会坚定的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大人的原则和底线,反复几次之后,他们自然就会懂得:无理取闹,并不能达到目的。 孩子哭闹要挟时,怎么做才是好的回应?
1、允许孩子哭,不劝阻也不妥协。允许孩子哭,先与孩子“共情”,是与孩子进行有效亲子沟通的第一步。不妥协,是为了告诉孩子,父母的爱无条件但有底线!你可以选择哭,但要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2、引导孩子思考,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 建立好“行为干预机制”,增进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哭闹时,父母讲道理根本没有用。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就建立好“行为干预机制”,比如孩子喜欢的“小红花”,“小星星”的贴纸。 当孩子表现好,图贴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兑换实物奖励或精神奖励,比如放假一起去游乐园玩。反之,当孩子在外蛮不讲理哭闹时,我们就可以提醒他这样做,“小红花”就会减少,对应的奖励也会取消。 相比于单纯说教,用孩子听得懂的奖惩方法,更容易激发孩子主动自觉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在呼唤父母的爱与帮助!
三不管
01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就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孩子做的时候其实是在给你添麻烦。
但是教育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孩子才会成长。
02孩子自己能做的选择不要管
成年人选择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孩子同样需要选择。 父母要给孩子的选择权力和自由,小的时候学会选择自己穿什么,做什么。 长大后面对那些可以改变命运的选择时,孩子才能听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03孩子的秘密不要管 真正的了解是和孩子良好的交流,是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不是窥探孩子的隐私。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于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所以,请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小空间。 每个人孩子都有成为优秀人的潜质,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在该严管的时候严管,让孩子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该放手的时候舍得放手,让孩子学会飞翔,勇敢地搏击风浪,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